創業者開餐館需要一個名字,這方面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:有的老板對名字無所謂,胡亂起一個名字就算那么回事;有的人則非常重視,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不說,還把自己中意的一些名字拿去算卦,從五行和易經等角度去做各種分析,我覺得這些都無可厚非,主要是看老板們自己的意愿!

如果您進入餐飲的目標,只是開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小餐館,那取什么名字其實無所謂,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名字,比如大街小巷的那些無名包子鋪和面館子,有些根本沒招牌招牌;有些有招牌,但不是各人品牌,而是一個公用品牌,比如“杭州小籠包”、“蘭州拉面”、“福建混沌”、“成都小吃”等都是例子。

但是,如果你稍微有點野心,想創建一個餐飲品牌,就需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,這方面,千萬不要被傳統思維所影響而盲目自大:很多傳統老板對品牌和名字不以為然,他們會非常自信的認為:別人來我家是因為味道,而不是那幾個字,傳統餐飲模式下或許有道理,但信息爆炸的當今,這種觀念已經過時。

只要你的目標是做自己的餐飲品牌,就務必在名字上多花心思,這既是一個很小的小問題,也可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大問題,通過餐飲行業的各種案例分析,我強烈建議朋友們在最開始就重視這個問題,不管以后怎么樣,在你所能掌握的每一步,都盡量做到無后患為好!

那么,在起名字方面有什么特別的講究么?這個因人而異!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,因此在這方面呈現出很大的差別,我的建議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,千萬不要人云亦云,尤其是不要將這個問題完全拋給身邊的朋友,因為事實一再證明:每個人意見都可能不一樣,最后可能反而弄得你越發糊涂!。

那么,餐館的名字到底應該怎么取?有什么注意事項么?雖然市面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和標準,但也有一些共性的東西,尤其是一些在取名字上明顯的弊病,也是需要提醒朋友們盡量回避的,根據我做餐飲這些年的經驗和經歷,在取名字這個問題上,我個人認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
1.名字要簡短有力

品牌名字以2~4個字為宜,3個字最佳,超過4個字的名字顯得太長,不管是從朗讀效果上來說,還是從以后營銷宣傳的印刷等方面來說,都存在很大的不方便;1個字的名字也不太好,太短,在朗讀上感覺還沒起勢就結束了,也有很大的弊病。

2.與主營產品關聯

這有“直奔主題”的效果,尤其是對于那些臨街的餐館來說,很多時候消費者會根據店名,來判斷店家所提供的產品,然后內心做出是否進店消費的選擇,如果是內蒙烤羊腿,那對于羊肉愛好者就可能產生直接的勾引作用;相反,如果取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名字,可能會讓消費者因為不知情而放棄選擇。

3.可以注冊商標

你花費很多精力所取的名字,也付出很多心學和錢財,好不容易把這個品牌給做出了品牌效果,結果發現這個名字早就被別人注冊了,這就相當于是為別人做嫁衣,因此,建議朋友們在取名字時到“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”網站去做商標信息查詢,或者委托代理公司查詢,避免在前期犯這方面的錯誤。

4.避免混雜使用符號

有些朋友覺得在店名里加入英文名字會顯得高大上,因此使用漢字加英文;或者使用拼音和漢字;也有人使用符號加漢字等,他們覺得這樣會更有效果,這可能是個認知誤區,取英文名字不是不行,就是不要混雜亂用,傳播噱頭可能有了,但在名字里加入太多元素后,會顯得不倫不類。